默默無聞 聲聲入實:紀錄片《北漂在紐約》中的聲音設計

    時間:2023-11-22 09:28:50閱讀:4568
    《北漂在紐約》是一部關于偷渡、種族與身份認同的紀錄長片,講述16歲的危地馬拉男孩路易斯偷渡到紐約后,在語言、工作與生活上面臨的諸多挑戰下追尋美國夢的故事。影片于2020年完成制作并開始在各大電影節放映
    第1張圖片
    1/2
    默默無聞 聲聲入實:紀錄片《北漂在紐約》中的聲音設計第1張圖片
    第2張圖片
    2/2
    默默無聞 聲聲入實:紀錄片《北漂在紐約》中的聲音設計第2張圖片

    《北漂在紐約》是一部關于偷渡、種族與身份認同的紀錄長片,講述16歲的危地馬拉男孩路易斯偷渡到紐約后,在語言、工作與生活上面臨的諸多挑戰下追尋美國夢的故事。影片于2020年完成制作并開始在各大電影節放映,廣獲觀眾喜愛,獲得了包括DocLands Film Festival的優秀紀錄片獎以及MountainFilm的最佳投入獎。今天我們有幸采訪到影片的核心團隊成員之一,來自中國的聲音設計師逄博。

    逄博2016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后以優異的成績被全美排名第6的電影學院,查普曼?學道奇電影學院錄取。過去三年多來,她扎根好萊塢,參與幾十部電影的制作,其作品《The Beacon》更是獲得了國際獨立電影獎的最佳聲音設計獎。

    同劇情片一樣,紀錄片的核心在故事的講述,但它的特殊之處在于對故事真實性具有極高的要求,視聽語言需要巧妙地保持事件的現場感,且在藝術層面具有極好的情感渲染。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同期素材具有很大的隨機因素,跟拍的時間、地點、事件都會根據人物實時的行動而改變。有時候,一個人物一拍就是好幾年,拿到的素材很多時候是零散的,在后期中,剪輯會根據大綱去架構更完善的故事線,而聲音部門則負責讓重新整合過的故事線更加飽滿。

    “聲音設計,作為整個后期制作流程的結尾部分,一方面要最大化的保持其聲音敘事的紀實性,另一方面要根據人物的情緒,在表達真情實感的基礎上,展開藝術渲染加工” 《北漂在紐約》聲音剪輯師逄博說。

    不同的嘈雜區分出兩個世界

    逄博表示,由于拍攝條件的限制,紀錄片同期聲音的收錄很多時候達不到理想狀況,其保真度相對較低,但紀錄片聲音設計的基點是最大限度地還原片中的聲音環境。在聲音的后期制作中,聲音的設計與編輯需要與同期打好配合,所做的工作一定是以同期聲音為基礎展開的。《北漂在紐約》的兩個主要拍攝地點相差甚遠,一個在大都市,一個在危地馬拉的偏遠山區。在聲音的后期制作中,逄博反復琢磨了同期聲音中獨屬于特定空間的聲音,進而豐富其中的細節。比如,同樣是交通工具,紐約的車水馬龍是具有當代氣息的,而山區的皮卡車是很破舊的。在這個大方向上,進一步思考具體的素材選用。在紐約的部分,她著重用了動力比較足的當代汽車素材,而給山區的皮卡車配了比較廉價的發動機聲。為了讓聲音與原始素材貼合,她花了很多精力反復聽同期的聲音,也看了很多類似場景的紀錄片作為創作調研,最終篩選最合適的聲音素材進行再次創造,力求做到真實且富有質感。

    聲音設計師“耳中”的情感表達

    紀錄片強調真實性。誠然,紀錄片的聲音創作空間不如劇情片大,但也可以渲染人物情緒。那么,根據故事需要,在還原真實環境的基礎上,如何具有創造性地、又不失實地用聲音表達人物情緒是一件很有挑戰的事情。在《北漂在紐約》中,路易斯第一次到紐約,周圍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鮮、陌生的,但隱藏其下的是無數的不確定因素。逄博說,初次觀影時,禁不住回想起自己初來美國的場景——新鮮、陌生、新機遇帶來的興奮,夾雜著對不確定未來的擔憂。

    逄博與影片主人公這種情緒上的共通,對她的聲音創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陌生環境下人會產生兩種極端的對立情緒,一種是很猛烈的沖擊,另一種是令人窒息的孤獨感。逄博將這兩種感受,運用到了影片聲音的編輯中,她給予了聲音一種潛藏的張力。在路易斯剛到紐約時,所感受到的環境是他之前生活里從未出現的,逄博利用密集的車喇叭聲、警笛聲、人群的交談聲、腳步聲,甚至玻璃門開關的聲音和門口風鈴的碰撞聲,將紐約嘈雜的街道表現得淋漓盡致。但逄博表示,為了在情感上表現出路易斯對新鮮事物的欣喜之情,她所選用的素材大多音色偏暖。而隨著新鮮感的逝去,路易斯在情感上逐漸被孤獨包圍,這時偏冷質感的聲音便會占據主導,像是風聲或是帶有金屬質感的電燈嗡嗡作響,以反映路易斯的孤立以及與環境的疏離感。

    逄博在錄音棚進行聲音設計工作

    最后,逄博分享了她在好萊塢從事多部紀錄片聲音設計和剪輯工作中的最大感悟:紀錄片的聲音設計看似簡單,但實際需要格外地細心,因為所用的每一個聲音,既不能讓觀眾感覺到人工色彩,又要最高效地發揮其藝術作用,同時要富有創造力地解決低成本拍攝所帶有的諸多技術問題。每一部優秀的紀錄片背后都少不了一個聲音團隊幾個月的精雕細琢。

    評論

    • 評論加載中...
    ?
    ?